

编者按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明确提出将南沙打造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2025年作为《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之年,广东省首次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白皮书(2022.06-2025.06)》并举办发布会,系统梳理三年建设成果。值此关键节点,南方日报南沙新闻部特邀8位领域权威专家,从政策创新、产业协同、制度衔接等维度深度解析南沙实践,总结《南沙方案》第一阶段成效并为下一阶段发展建言献策。敬请垂注!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以南沙和《南沙方案》为重要抓手,通过系统性谋划与组织保障,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形成“省南沙工作领导小组—省南沙工委—省南沙办”三级工作指挥体系,并新设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协调局,负责省南沙工作领导小组、省南沙工委、省南沙办相关日常工作。
机制一子落,发展满盘活。一套跨层级、跨部门、高效协同的省、市、区一体化决策指挥体系和工作平台成功构建,令南沙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023年6月,正值《南沙方案》发布一周年之际,省南沙工委设立。这是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南沙方案》,举全省之力支持南沙开发开放,为南沙实现从推进重大战略的“开题”阶段进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破局”阶段的又一制度保障。
两年来,省南沙工委指挥调度机制、议事协调机制、信息报送机制等各项机制高效运转,以制度优势保障《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运行机制扁平化。省南沙工委由省、市、区三级主要领导直接挂帅,确保“一盘棋”统筹资源,能够快速决策、强力协调、灵活创新、专注落实。例如,南沙总体发展规划上报国务院,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省级行政职权调整下放等重大赋权,以及省直机关出台一系列支持南沙专项政策,通过省南沙工委机制得以高效推进,做到“南沙的事南沙办”,为南沙大胆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提供“试错容错”的灵活环境。
二是目标推进节点化。省南沙工委聚焦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事项,以年度工作要点、会议纪要等形式挂图作战,将长期战略分解为短期、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目标,形成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前规划并优先保障化土地、资金、数据等关键要素的供给分配。同时,通过创新实施工作进度“红黄灯”动态预警督办机制,形成全周期可视化管控闭环,确保《南沙方案》各项任务落实可控,能够向市场投资者、港澳和国际社会持续释放“南沙在提速、规划正兑现”的积极信号,极大增强其对南沙发展的稳定预期和投资信心。
三是协同联动高效化。省南沙工委打通省、市、区三级公文直通渠道,创建《省南沙工委信息专报》交流工作动态,搭建省市资源直通南沙的“绿色通道”,并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向上级争取资源支持南沙开放开发,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三地(横琴、前海、南沙)监管互认、全球数源中心(中国·南沙)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等标志性成果。此外,通过第三方评估工作,评选出工作标杆单位和标杆案例,以“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机制,激发各成员单位创新动力,形成一系列可量化、可复制、可感知的实践成果。
高效运行之余,也要看到省南沙工委工作机制仍有优化提升空间。
一是需深化机制建设。建议通过省南沙工委会议、第三方评估、专题培训、座谈交流、省南沙工委专报等多种形式,提升成员单位对“专岗专责、工作计划管理、问题分析、资源倾斜、堵点解决”的认知度,提高工作参与度和积极性。进一步畅通工作沟通渠道。
二是需强化问题导向。建议继续强化与上级成员单位的沟通,常态化开展省、市、区单位拜访交流活动,及时互通难点问题,深度剖析问题根源,精准提炼需省南沙工委协调决策的对策建议。同时,建立“问题库—对策库—资源库”三库联动机制,加大调研督查力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建议供省南沙工委决策。
三是需完善评估体系。建议持续加大对省南沙工委机制运行评估,对各成员单位运用省南沙工委机制推动南沙开发建设的实施效果强化评估力度,根据2024年度标杆案例和标杆单位遴选情况,优化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营造评优促先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省社科院海洋强国建设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配资网上配资网
可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